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4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吴亚男 苑伟斌 实习生 熊雯萱)丰收时节,新疆喀什帕哈太克里乡一片金色海洋。望着翻滚的稻浪,农户吐哈提·热依穆高兴地说:“自从2019年种了海水稻后,每年多了上万元收入。深圳的水稻专家在田里手把手,教我怎么把稻子种好、怎么让产量更高。”
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500公斤的稻田。一粒来自深圳的种子,创造了荒漠的农业奇迹。由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选育的海水稻种,目前已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盐碱地安家落户,推广种植面积达50万亩。
(资料图片)
深圳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种源自主可控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种业创新攻关,培育的优良品种在全国数百万亩农田开花结果,用科技力量助力农业高产稳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动态平衡贡献深圳智慧。
盐碱地传来阵阵蛙声
吐哈提·热依穆一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喀什帕乡。这里是一片盐碱地。地上覆盖着一层“白霜”,散落着干干的骆驼刺。
2018年5月底,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海水稻项目组组长杨记磙,受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邀请,带着团队和6个海水稻品种来到这里。眼前的一片白茫茫土地,让他心里直犯嘀咕:“这么重度的盐碱地,种子能活吗?”
“我们培育的海水稻是对耐盐碱水稻的形象称呼,能在10‰盐度含量的盐碱地上存活,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稻种质资源,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革命性突破。”杨记磙既是项目组的组长,也是基因组所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来喀什前,项目组只在兴安盟、大庆、湛江等地的轻度盐碱地成功试种过海水稻。
杨记磙团队选择一处PH值达10.5的重度盐碱地、一处帕乡的轻度盐碱地,播种,等待。
第10天,杨记磙收到深圳援疆干部传来的喜讯:“海水稻发芽了,长度有好几厘米。”
“大家都很激动,我们有了更大把握在喀什种成海水稻了。” 接下来几个月,杨记磙团队多次赴喀什,指导海水稻种植,看着秧苗一天天长高。更令他们欣喜的是,海水稻生态修复作用明显,夏天中期测评时,田间竟传来阵阵蛙声。
当年10月,杨记磙团队邀请多位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水稻育种专家现场参与测产:重度盐碱地亩产100到150公斤;轻度盐碱地亩产达400公斤,比当地品种多出100公斤。
“这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海水稻首次在西部重度盐碱地环境,完成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杨记磙说,从2019年起,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海水稻在喀什大规模推广,2022年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亩产达500公斤。
近年来,深圳海水稻新品种研发步履不停。截至目前,基因组所与中农海稻公司联合共建的盐碱稻(海水稻)研究中心,拥有287份海水稻种质资源材料,选育了24个表现优秀的海水稻耐盐碱新品系,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在不同生态区构建了育种实验体系。
“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可通过生态修复种植海水稻,这能让中国农田增加近1/3。”杨记磙告诉记者,中农海稻2018年发起了“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项目,目标是用10年时间推广种植1亿亩海水稻,为我国新增1000万亩耕地、增产水稻50亿斤和优质牧草1亿吨。
从实验室走上餐桌
1月底,韶关始兴县河口村菜篮子基地里,一串串玲珑剔透的番茄镶嵌在一株株葱郁的枝叶上。农民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打包,运往大湾区,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这些番茄有一个动听的名字——“深爱”。近40亩番茄园中,种植着“深爱1号”“深爱3号”“深爱5号”“深爱7号”等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各有特色。它们是基因组所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将种子从实验室端上餐桌的又一实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番茄生产国,番茄产量持续增长。2017年,基因组所经济作物的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发现,长期的高产选择育种过程,使番茄失去了原有的风味。
为了找回“儿时的番茄味”,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手段,成功找到影响番茄风味的33种关键物质。该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
基因组所所长助理阮珏说,“深爱”系列番茄,就是基因组所培育的科技产业化成果,目前已培育至15号,并在深圳、韶关、河源、广西巴马等地开展推广合作,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300亩。
去年6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科研团队的两项研究成果,一项是“深爱”育种成果,另一项是“野生与栽培马铃薯的基因组进化与多样性”。后者为马铃薯杂交改良提供了重要指导。
“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主粮作物。与其他作物不同,马铃薯不靠种子繁殖,而是靠薯块进行无性繁殖。这导致马铃薯繁殖系数低、种植成本高、容易病虫害,产业化发展存在障碍。”阮珏透露,基因组所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发起“优薯计划”,用马铃薯二倍体替代四倍体育种,并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这是马铃薯育种繁殖的新底层技术,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优薯计划”解决了马铃薯繁育难题,将育种周期从10至15年缩短为3至5年,同时将繁殖系数提高1000倍,可为我国每年节省1000万亩种薯繁育用地,并解决1000万吨种薯储运的难题。
袁隆平院士生前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马铃薯杂交种子繁殖技术是颠覆性创新,将带来马铃薯的绿色革命。”
讲述种业“春天的故事”
“在深圳做农业科研,农田等基础条件并不算好,但政府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又有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科研人员能潜心做研究。”基因组所副研究员陈凯告诉记者,他2013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基因组所,一直从事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设计育种方面的研究,在深圳收获很大。
前不久,基因组所同时获批的5个国审水稻新品种,均是陈凯所在的徐建龙团队的生物育种成果。
“我们利用自主选育的新型两系不育系‘春199S’为母本,用5年时间选育出‘春两优512’等5个‘春’系列杂交稻新品种,其中三个已完成成果转化,转让合同金额总计500万元。”陈凯说,课题组选育的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省级品种审定已有25个,均以“春”字命名。
“我们课题组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在深圳的优惠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用‘春’字命名,就是希望在深圳继续讲述关于育种的‘春天的故事’。”
“培育好种子,打好种业翻身仗。”基因组所以此为使命。自2014年成立以来,基因组所积极推动生物育种变革,重点布局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基因编辑育种、人工智能育种等前沿技术,打造出国际领先的“种质资源收集—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设计育种”全链条创新平台,在番茄、黄瓜、水稻、马铃薯、猪等育种基础研究和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连续3年的自然指数排名,居全国农业类科研院所第一名。这些成就与深圳在科研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阮珏说。
标签: 粮食安全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4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吴亚男苑伟斌实习生熊雯萱)丰收时节,新疆喀...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4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徐兴东)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经济...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3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吴亚男苑伟斌)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位于光明...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林咪玲)厚衣服先别收!冷空气要来了。2月12日,...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周元春杨丽萍黄子芸樊怡君)“我所在的企业和合...